打开APP

《柳叶刀》:世界首例!AI 助力不孕不育夫妇成功怀孕,20年求子路终见曙光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精子追踪与回收”,简称为 STAR)的系统,利用高功率成像技术对无精症男性的精液样本进行扫描,可在不到一小时内拍摄并实时分析识别数百万张图像。

2025-11-05

Nature重磅:老药新用,逆转瘫痪!计算机虚拟筛选,发现脊髓损伤的再生疗法

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发现了中性内肽酶抑制剂 Thiorphan 是一种脊髓损伤候选药物,其通过重新编程神经元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2025-11-05

赛诺菲创新靶向纳米抗体药物可倍力®(注射用卡拉西珠单抗)在华获批,治疗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近期,由梅斯健康发起,欧彼乐(Opella)和京东健康共同合作形成的《退热药物实用指导》手册正式发布。

2025-11-05

《循环》:新冠疫苗伤心真相!科学家发现,新冠mRNA疫苗编码的S蛋白具有心脏蛋白同源表位,诱发急性心肌心包炎

研究者们发现,mRNA疫苗编码的S蛋白中存在于心脏蛋白同源的表位,可被T细胞识别。这些T细胞具有心脏归巢能力,它们对心脏同源蛋白的免疫攻击,在易感个体中诱发了AMP。

2025-11-05

STTT:四川大学何勤/李曼团队开发阿尔茨海默新疗法

通过将同步双自噬激活与靶向仿生递送相结合,AR@ENV 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候选药物。

2025-11-05

DNV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际部及上海广慈纪念医院颁发DNV DIAS国际医院认证证书

全球独立的产品认证与风险管理机构DNV,正式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际部(以下简称:瑞金医院国际部)及上海广慈纪念医院颁发DNV DIAS国际医院认证证书。此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两家机构

2025-11-05

我国学者发布首个通用分子设计世界模型ODesign,实现核酸/蛋白质/小分子等多形态分子的一键式设计

ODesign在小分子设计基准测试中显著优于系列基准模型,针对复杂的GPCR受体口袋可以一键设计出具备优质结合模式的小分子。

2025-11-05

万泰启新程•智创耀泉城

 2025年11月1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25NCLM)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

2025-11-05

Nature:RNA年龄指数(RAM)——一个可量化T细胞“程序老化”并预警疾病风险的新指标

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引领我们走出了对免疫衰老“线性衰退”的传统认知。它告诉我们,免疫系统的老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丧失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重编程过程。

2025-11-05

STTT:郑州大学×复旦大学开发光遗传学疗法,治疗青光眼等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

这项研究确立了 mt-EcGAPR 作为治疗青光眼以及可能的其他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生物能量代谢受损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2025-11-05

Nature子刊:王杰/陈鹏合作开发“生死选择”蛋白酶进化系统,用于蛋白质的靶向编辑

该研究将蛋白酶的进化与宿主的增殖实现关联,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死选择”的高通量定向进化系统。并进一步通过该系统进化 TEV 蛋白酶,使其能识别并切割多种细胞靶蛋白。

2025-11-05

四度赴约,双馆联动:森世海亚以"微循环"为核,擘画全周期健康新图景

今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四度参展的德国天然植物药领域领导者森世海亚,以"森耕中国,植德信赖"为主题,以突破性的"双馆联动"模式重磅亮相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通过设立"医药馆"与"保健

2025-11-05

Immunity:免疫疗法也“看人下菜”?科学家发现肾癌耐药的真凶竟是它!

这项研究不仅为肾癌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全新的机制解释,也展现了一条从单细胞数据到临床验证的完整科研路径;它提醒我们,肿瘤的抵抗往往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微环境中多方势力的合谋。

2025-11-05

Nature Methods:算法的胜利!不更换硬件,将成像质谱流式(IMC)分辨率推向350纳米

研究团队巧妙地“绕过”了硬件的限制,通过一种创新的“过采样-再重建”策略,将成像质谱流式技术(IMC)的分辨率提升到了惊人的350纳米(nm)以下,成功推开了通往细胞内部纳米世界的大门。

2025-11-05

Nature:“未感先动”?运动神经元如何未卜先知,让你快人一步

这项研究引领我们回到了那个古老而迷人的哲学命题:我们的大脑,究竟是在被动地感知世界,还是在主动地创造我们对世界的“实相”?从运动控制这个最基本的层面来看,答案似乎愈发清晰。

2025-11-05